江蘇省級“三公”經費預算從2008年度起連續6年執行零增長,全省“三公”經費也連續4年下降。為控制“三公”經費的增長,江蘇在加強公務接待管理、公務用車管理、因公出國(境)經費管理的同時,大力強化監督控制,深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和公務卡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大對財政支出和公務消費的監管力度。開展全省反浪費、反奢侈的專項行動,實行各級政府分級負責制,建立“三公經費”等支出統計通報制度和問責追究制度,實行控減承諾公開、落實情況公開、問責追究公開。省級全面公開部門預算、決算,首次公布省級“三公”經費匯總數,除涉及國家安全等特殊部門外,都公開了本部門的“三公”經費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2014年,江蘇省級財政將在行政機關和全額事業單位“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等一般性支出統一壓減5%、因公出國(境)經費壓減10%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節支潛力,探索建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長效機制。
主要舉措包括:壓減部分執行進度較慢或未使用的專項資金,壓減結余較大且使用較慢的專項資金;充分發揮省級公物倉調劑共享功能配置使用資產;制定并嚴格落實會議費、差旅費、培訓費及出國(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加快建立科學合理、完整規范、符合實際的公務支出標準體系和調整機制;全面深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公務卡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加強對公務支出的監控和核算;切實加強財政廉政風險防控和監督,進一步規范財政權力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