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中紀委監察室擴容僅8個月,昨天,中紀委監察部公布了最新機構改革方案,再增設2個紀檢監察室至12個。與此前中紀委監察室職能設置有所不同,此次為“金融口單位”專設監察室。
同時,新設3個內設機構:新設2個紀檢監察室;新設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同時,在干部室基礎上組建了組織部;在宣傳教育室基礎上組建了宣傳部。
改革后,內設機構總數不變,還是原來的27個。其中負責聯系中央國家機關和國有大型企業的紀檢監察室由4個增至5個;負責聯系地方的紀檢監察室由6個增至7個。
整合后,第四監察室主要聯系金融口的單位等,第五監察室主要聯系國資委和央企等。
另據了解,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張軍強調,要扎實開展常規巡視,從今年起巡視由每年2輪增至3輪。增設3個專項巡視組。
兩位專家做出一致判斷,下一步紀檢監察體制的調整和改革會有更大的動作。
誰來監督紀委?此次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的設立即解決了自我監督領域機構設置的空白問題。
本次改革新設了3個內設機構,包括2個紀檢監察室和1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
近年來,中紀委不斷強調,紀檢監察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具體事項做起,認真執行各項規定,自覺接受監督,發揮表率作用。盡管如此,還是有紀檢監察干部“知法”、“執法”并“違法”、“犯法”的事發生。
然而,隨著紀委地位的不斷強化,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也更加突出。此次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的設立即解決了自我監督領域機構設置的空白問題。
汪玉凱認為,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的設立,是專門針對紀檢系統干部進行監督的機構,彌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可以將監察室職能劃分為經濟案件、社會案件、瀆職案件……從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等方面進行監督。
此次改革后,第四監察室主要聯系金融口的單位等,第五監察室主要聯系國資委和央企等。
此前,國資委、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糧食局、國家電網、中國移動等66家機構統一由第一監察室管。中紀委內設機構此次整合,將主要涉及金融的領域集中到了一起。
分為經濟案件、社會案件、瀆職案件……從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等方面進行監督。
紀委作為黨內專門的監督機關,在同級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很難獨立負責地行使監督權。
本次改革在干部室基礎上組建了組織部、在宣傳教育室基礎上組建了宣傳部。
“組織部”負責紀檢監察系統領導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組織建設的綜合規劃、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設及紀檢監察系統干部培訓等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承辦有關干部人事工作。
導的力度、作用相對較弱。這在客觀上導致了各級紀委很難監督同級黨委,特別是很難監督同級黨委的主要領導。
整合成國際合作局主要是預防貪官、裸官外逃,加強國際間在反腐方面的合作力度。
汪玉凱表示,將原有機構整合成“國際合作局”,主要是預防貪官、裸官外逃,加強國際間在反腐方面的合作力度。
觀察近年的中國式反腐,除了嚴打“老虎蒼蠅”,在標本兼治的反腐“組合拳”中,制度反腐的新探索同樣有大動作。
去年5月和10月,中央先后兩輪對20個省區市和單位開展巡視工作。正式運行10年的巡視制度在今年得到強化和改進,巡視反腐起到了震懾作用。
隨后,面對近年來網絡反腐的民意期待,國內主要網站推出網絡舉報監督專區,國家信訪局全面開放網上投訴受理內容,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并設舉報專欄……此前相對閉塞的監督渠道在不斷豐富。
此外,審議通過懲防腐敗體系新的五年規劃,密集出臺會議費管理辦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等等,一年來的反腐制度體系建設,令公眾對“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的認識不斷豐富。